新聞分類


服務貿易已成為全球貿易增長的新引擎,而我國服務出口潛力巨大但尚未充分釋放。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院長王雪坤表示,這次發布的文件明確了我國服務出口的重點發展領域,并為服務出口提供全面的政策支持。-
尤其值得關注的是,政策將推動重點服務領域尤其是知識密集型服務領域加大出口,如數字服務、研發設計、供應鏈服務、知識產權等,有助于提升我國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
遼寧大學特聘研究員陳波指出,原本為貨物貿易提供的便利化措施和制度保障,如出口退稅、出口認定及相關的金融貸款支持等,如今開始向服務貿易應用和落實,將極大提升服務貿易企業競爭力-。
文件提出要用好用足中央和地方現有資金渠道,支持數字服務、高端設計、研發等服務出口新業態新模式,以及節能服務、環境治理服務、碳管理綜合服務等綠色服務-。
政策還強調增強服務貿易創新發展引導基金撬動作用,支持其加大對服務貿易的投資,加強與地方基金聯動,帶動更多社會資本投資服務貿易和數字貿易領域1。
在稅收方面,政策提出優化服務出口零稅率申報程序,鼓勵更多有條件的地區在申報服務出口退稅時推廣以電子信息替代紙質憑證,提高服務出口退稅申報效率。
這一措施將顯著減少企業的時間成本和管理負擔,使資金周轉更加高效。
政策明確加大出口信用保險支持力度,在運輸、維修維護、互聯網廣告等支持領域基礎上進一步擴大覆蓋面。
特別是對于中小微企業,政策要求結合企業收結匯特點和需要提升保險服務便利化水平,同時鼓勵銀行拓展保單融資增信功能,優化業務辦理流程-。
在跨境資金管理方面,政策有多項突破性舉措:
有序推進跨國公司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試點,支持服務類企業作為成員企業加入跨國公司資金池業務試點
對于境內外長期合作的企業間發生的小額、高頻服務貿易業務,鼓勵銀行優化審核方式,提升資金結算效率
指導銀行優化誠信合規企業的跨境資金收付手續
優化外商投資企業人員、科研技術人員、高層次人才來華簽證政策
有序擴大來華單方面免簽政策適用國家范圍
提升來華觀光旅游、探親訪友、就醫康養、參會參展等入境消費便利化水平
作為服務貿易的核心部分,數字貿易發展離不開頻繁的數據跨境活動。政策在此領域有重要突破:
制訂重要數據目錄,出臺更具操作性的重要數據識別指南
優化調整和動態更新自由貿易試驗區數據出境負面清單
支持具備條件的地區探索跨國公司內部個人信息跨境傳輸便捷化安排
中國服務外包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鄭偉認為,這些安排意在將數據優勢轉化為貿易優勢,培育諸如數字內容、云服務等新的出口增長點-。
政策支持企業開拓國際市場,包括發揮服務貿易中介組織作用,為企業提供知識產權保護、法律咨詢、仲裁調解等法律支持。
文件還提出制訂并定期更新《國際服務貿易知名展會名錄》,加大對服務貿易企業參加境內外展會的支持力度,支持企業境外辦展,培育境外自主辦展品牌。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王孝松指出,服務貿易涵蓋領域廣泛,業態多樣,《政策措施》對不同門類均提出了具體可操作的促進舉措,覆蓋數字服務、研發設計、供應鏈管理、地理信息等多個新興領域,具有顯著的全面性和系統性特征。
政策中多個“新提法”值得關注:包括明確推動優化服務出口零稅率申報程序、提升入境消費便利化水平、鼓勵發展國際數據服務等。這些新提法一方面強調用足用好現有政策,另一方面有利于深化和拓展推動服務出口政策措施。
這一系列政策將為服務出口企業帶來實實在在的便利和機遇。
中小企業將獲得更加普惠的金融支持,出口信用保險覆蓋面的擴大將降低企業開拓國際市場的風險。跨境資金結算效率的提升將改善企業現金流,減少資金占用成本。
數字服務企業將迎來數據跨境流動的便利化安排,特別是在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海南自由貿易港等有條件地區開展國際數據服務業務的企業,將獲得先行先試的機會。
研發設計、檢驗檢測等機構將享受保稅監管政策紅利,綜合保稅區內開展研發、檢測業務所需進口貨物將實施保稅監管,降低運營成本。
知識產權密集型服務企業將受益于價值評估、交易流轉體系的完善和質押融資服務的優化,更好實現知識產權價值。
王孝松認為,我國服務貿易發展相對較晚,但在數字經濟、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新興領域已積累一定產業優勢,具備 “彎道超車”的潛力。未來我國服務出口將呈現科技賦能與數實融合兩大核心特征。
隨著數據跨境傳輸制度逐步健全規范,數據管理能力持續提升,未來有望適度放寬數據流動限制。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白明表示,這將為相關行業開拓更廣闊的發展空間,為服務出口注入新的增長動力。
總的來說,《關于促進服務出口的若干政策措施》是一項立足當前、著眼未來的綜合性、戰略性政策部署。它不僅為中國服務出口企業提供了切實的“工具箱”,更描繪了中國通過深化服務領域開放、培育外貿新動能,從而推動經濟邁向更高質量發展的清晰路徑。預計在政策的強力推動下,中國服務貿易將在全球舞臺上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